個人信貸是非常彈性方便的資金來源,也是投資理財好用的工具之一。這篇文章我們整理目前信貸申請常見的陷阱,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在有興趣申請信貸前多了解一點,避免一時衝動吃了虧。

個人貸用貸款是投資理財的好用工具。因為相關的網路廣告及電話推銷非常的頻繁,我們常常有1個迷思:需要申請信貸時,應該完全沒問題?其實不然,由於申請信貸銀行須審核評估個人收入及信用狀況,以下的幾個小細節我們一定要知道
事實1: 網路上能查詢到的資料皆為廣告方案
因為個人信貸屬於無擔保貸款,銀行的風險來自於個人的信用。因此利率必須得知個人收入/過去信用狀況後才能有結果。因此無論是銀行或網路上其他號稱比較的網站,只能告知廣告的最低利率,例如2%起,前3期利率0.66%起之類的超殺利率,參考意義相當的低,因廣告利率申辦將踏入聯徵陷阱。
事實2: 實際核貸條件與廣告差異太大
個人信貸的平均年利率將近6%,與廣告利率”2%起”差距將近3倍。其中更包括很多收入在金字塔頂端例如醫師,真的申請高額度3%以下的信貸拉低平均,一般人貸到6%以上的利率是稀鬆平常。因此A銀行廣告利率2.88%起跟B銀行廣告利率2.99%,實際核貸下來可能A銀行6.99%/B銀行4.99%。我們一般人很容易被廣告吸引,因為0.11%的廣告差異反而承受7年的2%利息差異。
事實3: 聯徵調閱次數影響後續申貸
你可能會想說,就算有以上兩個大問題,我一家一家申請比較結果不就好了?答案是行不通!因為我們每一次到銀行申請信用產品時,銀行都需要調閱聯徵來了解過去個人與所有銀行往來的紀錄。而這樣的查詢本身也會留下紀錄,因此當你申請了A銀行後還想去B銀行問問看時,B銀行看到A銀行已經查詢過,可能會解讀客戶做超過能力範圍的信用擴張,也可能解釋為其他銀行發現異狀拒貸。所以每多問一家,下一家的條件就會越來越差,甚至有三個月內查詢超過3次信貸必定婉拒的規則出現。
綜合以上問題,難道申請個人信貸永遠只能存在申貸者與銀行互相不信任的情況?難道只能像碰運氣一樣剛好申請到最適合自己的銀行?
利用AlphaLoan,可以在免動用聯徵查詢的前提下,獲得所有銀行的核貸預估報告

AlphaLoan團隊由軟體工程師跟數據科學家組成,並搭配銀行高階主管顧問輔導,發展各家銀行核貸預測模型。在這個預測模型輔以長時間收集累積的資料之下,只要我們將個人的收入狀況及信用狀況登錄在AlphaLoan網站,我們將提供各家銀行的核貸預測報告,包含利率、手續費、核貸機率等,並幫您試算年費用百分率(APR)及每月還款金額。這些數據都是以結果為標準,而非坊間的廣告利率x%起。
AlphaLoan也有3項重大承諾
- 完全免費:從評估/申請/核貸都不向貸款者收費
- 免動用聯徵:不影響後續申貸
- 個資保護:您的個資不外流。我們做事很謹慎
我們做事很謹慎,邀請您來使用看看。
立即前往AlphaLoan實貸比較網,一次獲取所有銀行核貸預測報告
看完這篇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1.廣告利率與實際核貸利率落差動輒差異數倍,申請前請深思熟慮
2.申請信用產品會有聯徵紀錄,申辦信貸無法一家一家嘗試
3.可利用AlphaLoan在免費及不動用聯徵查詢下,獲得各家銀行核貸預測報告
看完這篇你一定要知道的3件事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