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金融科技的浪潮下,許多新型態借款平台應運而生,也許你聽過P2P借貸這個名詞,但相信許多人對於「P2P借貸」仍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其中存在的前在風險和運行模式,因此本篇想和讀者聊聊何謂P2P借貸。

名詞解釋:P2P借貸
在解釋P2P借貸前,先進行P2P的知識小百科,英文全名為peer-to-peer點對點之外,也可稱person-to-person人對人,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交易模式。
知道P2P的意思後,P2P借貸的意思也就好懂了,也就是透過線上借貸平台滿足資金需求的服務,完成資金借放的小額借款模式。因為傳統的放貸審核標準較高,P2P借貸以網路服務、較高核准率以及較低的利率,實現普惠金融的目標。
錢從哪裡來?P2P借貸利害關係人

- P2P平台:中間的把關和處理者,將借款人和放款人進行連結,從中收取手續費
- 借款人:在不影響信用分數的情況下,以較寬鬆的審核標準透過平台借取資金
- 放款人:透過平台將不急用的資金借出去,收取相較定存高的利息進行投資賺取報酬,並自行承擔風險
簡單來說,平台就像是個中間的媒合機構,借款人有資金需求就到牌台上尋求服務,放款人則透過另類的投資方式,透過平台將資金借給需要周轉的借款人,平台會協助將資金分配給不同借款人,以降低借款人的違約風險,如同在市場投資雞蛋不能放在同個籃子裡重押單一個股,而是要分散風險在不同標的。
誘因和隱藏風險
借款人 | 放款人 | |
誘因與隱藏風險 | 1. 較低的利率 風險:不名目手續費用,已超過合理的利率範圍 2. 較高的核貸機率 風險:相較銀行寬鬆的標準,信用評估的標準可能較不可信,平台風險承擔能力體質弱,有惡性倒閉的危機。此外,將個人私密資訊提供至平台,也有隱私安全上的洩漏疑慮。 3. 快速核貸流程 風險:快速的核貸速度,不代表資金在時間內就確實到位 | 1. 比銀行定存還高的儲蓄利率 風險:平台可能沒有足夠的風險識別能力,導致營運問題使投資人損失本金血本無歸 2. 低投資風險 風險:平台的申貸件數可能不足,資金未實際分散在不同案件,但都由單一投資人承擔違約風險 |
結論 | 對借款人來說P2P借貸的出現是件好事,能夠用較低的利率較快的速度獲得資金周轉,但仍應該注意自己的還款能力,畢竟任何金錢都是有借有還,才是正確的金錢觀念。 | 投資本來就有風險,將錢借給銀行不願意借貸的人,也沒有平台以外的方法衡量信用風險,在風險評估上事項較其他金融產品來得高的,因此投資人應該注意平台的可信度和核貸的細節後,再進行投資。 |
對岸P2P風波
早在2007年,大陸就已經出現第一家的P2P借貸平台,在發展上比起許多已開發國家快上許多,照理來說目前應該是發展得很完善,成為一種借貸風潮,然而事實不然,在大陸P2P借貸已經近乎消失,成為人人詬病服務模式。
那為什麼P2P借貸在大陸明明是為了解決國家幅員遼闊導致金融服務便利性不足的痛點起家,現在會變成人人唾棄的商業模式呢?主要是有以下幾點:
- 欠缺監管,大量非法集資及詐欺案頻傳
- 借款人資金用途不明,借款資金投入股市慘賠後,無力償還
- 經濟及政策的影響,大量資金抽離平台,形成倒閉風潮
結論
綜觀上述理由,可以發現P2P的風波都源自於監管不確實,許多打著P2P名號外衣的平台再藉助網路傳播力量後,便發生倒閉、跑路、取不出錢來等等問題,因此在挑選平台時應該注意平台的規模及使用人數,和確認有無與可信任的業者合作像是銀行等等,以及有無被政府單位協助,降低使用平台的風險。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