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所得稅繳稅截止日延到6月底,最長可延期1年或分期3年(36期)繳納,AlphaLoan在之前有介紹過關於繳稅時程表及稅率級距表;除了免稅額外,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及特別扣除額等可以讓你省稅的項目別忘了先去了解!本篇要告訴你今年稅改的重點,讓你3分鐘輕鬆抓到重點!最後會告訴你3大免繳稅族群,別忘了看到最後!
- 薪資扣除額擇優2選1
- 新增長照特別扣除額
- 同婚伴侶可合併報稅
- 基本生活費調高
1.薪資扣除額採「定額減除」或「費用減除」2擇1
由於網紅、模特兒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因為工作緣故,常常需要自行治裝、準備表演道具等,因此2020 年該知道的第一項新制就是薪資特別扣除額不再只有固定 20 萬元(定額扣除),也可以選擇用憑證核銷「薪資必要費用」(費用減除)。
「薪資必要費用」項目包含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及職業上工具支出3種,因此上述3項費用總和>20 萬時,就可以憑證核銷,對於演藝/模特兒相關人員較有利,但要注意每項核銷費用上限為薪資收入的 3%,還必須與職務上或工作上「直接相關並為必要支出」,所以年收入超過 670 萬,選擇薪資必要費用項目來扣除會比較有利!
相關規定 | 核銷費用 | |||
---|---|---|---|---|
職業專用服裝費 | 法令/雇主規定之服裝 表演比賽專用服裝 職業安全性服裝(潛水人員) | 服裝購置/租賃/清洗/維護等相關費用 | ||
進修訓練費 | 參加依政府規定之機構規範的職務/專業知識訓練課程 | 課程的訓練費/報名費材料費/場地費等 | ||
職業上工具支出 | 購入專門提供工作使用之工具(資料庫/期刊等) | 符合規定即可,如可用超過 2 年且金額> 8 萬,費用以3年平均分攤,逐年核銷。 |
上方逐年攤銷認列的地方舉例說明:假設今天我因為工作需要買了一份大型資料庫供往後5年研究使用,花了30萬,金額跟使用年限都符合表格所述因此30萬/3 = 10 萬元,這10 萬元逐年報稅核銷。
最後要提醒大家,若選擇薪資必要費用扣除,需要附憑證!如具有買受人姓名的發票/收據或是支付證明等,建議平常可以將這些收據保留,以免繳稅時要用卻找不到。
2.新增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12萬元,放寬受扶養認定標準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2020年報稅增加「長照扣除額」,每人可扣除12萬元,只要符合衛福部長照失能資格者,不論是聘請外籍看護、入住長照機構或自行照顧者,都可扣除。
若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可同時扣除20萬的身心障礙扣除額。但是長照扣除額訂有排富條款,只要納稅人適用稅率在 20% 以上或股利申報按 28% 計算,都不能使用長照扣除額。
3.同婚伴侶可合併報稅
配合同婚合法,2020年起報稅單不再使用以往的「夫妻」2字,一律改為「納稅義務人及配偶」,因此同婚伴侶的所得稅計稅、申報、優惠皆與非同婚伴侶相同。
在結婚的第一年可以自行選擇要分開申報還是合併申報,但婚後第二年則是一律要合併申報,同婚伴侶可在第一年選擇有利自己的方案。
4.基本生活費由每人17.1萬元調高為每人17.5萬元
稅額都是依所得淨額乘上對應的稅率算出:
- 所得淨額=所得總額-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
基本生活費差額不一定可以扣除,需與下方2個公式比大小,只要A-B>0,算出的相減差額就可以從所得稅中扣除!因此基本生活費提高有機會可以得到更多的扣除額。
- A = 17.5萬/人 × 申報戶人數
- B = 免稅額 + 標準/扣除額 + (長期照顧 + 儲蓄投資 + 身心障礙 + 教育學費 + 幼兒學前)5項特別扣除額
基本生活費差額建議大家可以自己算算看!
減稅紅包!以下3種人免繳稅!
1.年薪40.8萬以下「單身小資族」免繳稅
受惠於扣除額的調升,直接跟大家總結,只要年薪在40.8萬也就是月薪3.4萬以下的單身小資族是不用報稅的!
2.雙薪家庭(頂客族)年薪81.6萬以下免稅
頂客族的定義是夫妻都有工作且無小孩,只要年薪在81.6萬以下也不用繳稅!
3.小家庭減稅(夫妻+2個5歲以下小孩),年薪123.2萬以下免稅
第3種是「增產報國族」,只要年所得在123.2萬元以下、扶養2名5歲以下子女,今年5月也免申報所得稅!
最後提醒大家,信用卡繳稅多半有回饋且有限制名額,因此想要賺回饋的朋友要盡快申報;若打算用信貸繳稅的人,也可以多方比較方案哦!
0 Comments
Trackbacks/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