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稅專文】2020年節稅攻略+股利課稅新制+常見5大報稅錯誤

by | 5 月 20, 2020 | 繳稅季專欄 | 0 comments

首先大家一定要知道2020年所得稅繳費期間延到6月底,只要受隔離、檢疫治療者可享所得稅/營所稅等國稅及地方稅延期或分期,最長可延期1年或分期3年(36期)繳納,本篇要介紹申報所得稅一定要了解的稅率級距表、免稅額、標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還有股利課稅新制,3分鐘讓讓你了解自己的稅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 稅率級距表
  • 節稅攻略-3大扣除額
    • 標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
  • 投資族必看!股利課稅新制
  • 3大免繳稅族群
  • 所得稅申報常見的5大錯誤

2020年稅制又有些改變了,建議可以先了解2020年4大稅改重點!

稅率級距表

  • 所得淨額=所得總額免稅額扣除額(標準或列舉)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

免稅額每個人為88,000元,若有年滿70歲的納稅義務人/配偶/受扶養直系親屬,其免稅額則增加50%=132,000元,只要扣除額越多的話,節稅效果越好!

這時候與對應的稅率相乘扣除累進差額後就是你今年要繳的所得稅;如果應繳稅額<可扣抵稅額,就可以退稅(得到一筆錢)。

所得淨額(元)稅率累進差額應繳稅額(元)
(X=所得淨額)
$0~$540,000 5%$0X*5%
$540,001~$1,210,000 12%$37,800X*12%-37,800
$1,210,001~$2,420,000 20%$134,600X*20%-134,600
$2,420,001~$4,530,000 30%$376,600X*30%-376,600
$4,530,001以上 40%$829,600X*40%-829,600

稅率分為5個階層,如果一層一層往上加,不同層之間要扣除累進稅額才是真正應繳稅額。

節稅攻略-認識扣除額

1.標準扣除額

標準扣除額是每個人原先就有的,不需出示證明,109年報稅時標準扣除額由9萬提高至12萬,標準扣除額每個人有12萬元,如果是夫妻合報的話就是24萬,在選擇扣除額(標準或列舉)時,可以簡單比較金額,若列舉項目加總後>標準扣除額,那可以改用列舉少繳一些稅囉!

2.列舉扣除額

列舉扣除額需要檢附證明,大致分為以下6大項:

  1. 捐贈(政治捐獻、慈善團體等)
  2. 保險
  3. 醫藥及生育費
  4. 災害損失
  5. 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
  6. 房屋租金支出

3.特別扣除額

特別扣除額則分為7項:

特別扣除額項目108年金額(元)
薪資所得200,000/人
儲蓄投資所
(每一申報戶)
270,000/戶
教育學費25,000/人
幼兒學前120,000/人
長期照顧120,000/人
身心障礙200,000/人
財產交易損失核實認列,不可超過當年申報財產所得

如果想詳細了解列舉扣除額和特別扣除額的朋友,可以參考AlphaLoan之前整理的所得稅專文!

股利課稅新制

股利分為2種計算方式,分別是合併計算及稅率28%分開報稅。

股利合併報稅股利分開計稅
制度說明股利併入所得總額課稅
可抵減稅額=股利*8.5%,上限8萬/戶
股利以28%稅率分開計稅
注意事項年度股利<94.1萬,可全額抵減稅額
抵減稅額>應納稅額=>可退稅
不得減除免稅額及各種扣除額
適合對象小額投資者大股東/高所得者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兩種制度的不同,以下舉3種情境:

1.有可退稅金額

情境1:無薪資收入、股利收入90萬

由上方的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稅率級距表我們可以得出:

  • 淨所得=90萬-8.8萬-12萬 = 69.2萬元
  • 應納稅額=69.2萬*12%-37,800= 45,240元
  • 股利扣抵= 90萬*8.5% =76,500元
  • 實際應繳稅額=45,240-76,500=-31,260元(較優可退稅)

如果分開計算的話要繳90萬*28%=25.2萬,可以看出來合併計算比較優。

2.小額投資人/小資族合併報稅

情境2:股利收入10萬、薪資50萬

  • 應繳稅額=〔(含股利之總所得-扣除額)*稅率-累進稅額〕-(股利*8.5%)
  • 淨所得=10萬+50萬-8.8萬-12萬-20萬 =19.2萬元
  • 應納稅額=19.2萬*5%-0= 9,600元
  • 股利扣抵= 10萬*8.5% =8,500元
  • 實際應繳稅額=9,600-8,500=1,100元(較優)

若用分開報稅,實際應繳稅額=10萬*28%+(50萬-8.8萬-12萬-20萬)*5%=28,000+4,600=32,600元。

上述可以看出稅率在20%以下,且股利不多的人適合用合併報稅。

3.適用28%股利分開報稅族群

Tips:適用綜所率30%(含)以上的朋友 or 大股東

情境3:股利收入500萬,薪資收入300萬

  • 實際應繳稅額=〔(不含股利之所得-扣除額)*稅率-累進稅額〕+股利*28%
  • 淨所得=300萬-8.8萬-12萬-20萬 =259.2萬元
  • 應納稅額=259.2萬*30%-376,600= 40.1萬元
  • 股利稅額= 500萬*28% =140萬元
  • 實際應繳稅額=40.1萬+140萬=180.1萬元(較優)

如果是合併計算的話應繳稅額=(500萬+300萬-8.8萬-12萬-20萬)*40%-829,600-8萬=212.72萬元

從上述情境可以看出如果只有股利收入的人,合併計稅是最有利的;而小資族/小額投資人,建議用合併計稅;如果稅率在30%以上的朋友,最好2種方法都算算看,因為沒辦法100%確定哪種辦法比較好;如果稅率在40%以上的人,就可以直接採28%股利分離課稅。

以下舉例說明為何30%稅率是關鍵:

組合:薪資300萬+股利100萬

合併報稅

  • 淨所得=300萬+100萬-8.8萬-12萬-20萬 =359.2萬元
  • 股利扣抵額=100萬*8.5%=8.5萬,取8萬
  • 應納稅額=359.2萬*30%-376,600-80,000= 62.1萬元()

分開計稅

  • 淨所得=300萬-8.8萬-12萬-20萬 =259.2萬元
  • 應納稅額=259.2萬*30%-376,600= 40.1萬元
  • 股利稅額= 100萬*28% =28萬元
  • 實際應繳稅額=40.1萬+28萬=68.1萬元

上方這個例子跟情境3的薪資收入都是300萬,屬於高收入族群,但股利卻有所差異,所以建議是用稅率在30%的人2種辦法都要進行試算,至於稅率是40%的人就直接28%股利分開課稅囉。

3大免稅族群

由於稅改及扣除額等,直接告訴大家結論,以下3種人免繳稅:

  1. 年薪40.8萬以下「單身小資族」免繳稅
  2. 雙薪家庭(頂客族)年薪81.6萬以下免稅
  3. 小家庭減稅(夫妻+2個5歲以下小孩),年薪123.2萬以下免稅

除了超商 x FamiPay繳稅外,搭配信用卡繳稅也可以非常優惠!不只可以分期0利率,有些搭配行動支付如台灣Pay也有優惠,建議可以看自己的稅額去決定要用哪種方式/信用卡繳,稅額小不一定沒有享優惠哦!

但是除了透過信用卡或是超商繳稅外,也可以用信貸繳稅,不過信貸繳稅考量的重點會比較廣,第一,如果你是信貸優質族群且不想一時繳那麼大筆錢,其實不妨可以善用信貸的低利率方案;如果屬於資金周轉不靈的族群,用信貸繳稅也是好辦法,但要避開銀行信貸利率障眼法!

申報所得稅常見的5大錯誤

錯誤樣態應注意事項
虛列親屬免稅額親屬需未滿20歲/滿20歲但仍在學/無謀生能力等,需確實受納稅義務人扶養且同住。
虛列醫療生育扣除額醫美/整形/坐月子不可申報扣除
虛列保險費用扣除額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直系親屬之人身保險費需在同一申報戶才能扣除
虛列購屋借款利息扣除額不動產需登記在納稅義務人/其配偶/受扶養直系親屬下,且至少有1人要辦戶籍登記,以1屋為限。
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同時使用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只能擇一高者扣除

除了免稅額88,000元外,常見的報稅問題不外乎是虛列扣除額,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坐月子/醫美等是不能申報扣除額的;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只能擇一扣除,其中標準扣除額為12萬元所以只要6大類列舉扣除額超過12萬元,選列舉扣除額扣除當然比較划算!

延伸閱讀

信用教練

信用管理界的館長!想要有良好信用,就和良好的體態一樣要靠觀念+訓練!
T 延伸閱讀
2021疫情稅務措施|防疫照顧假給薪 雇主雙倍抵稅|國稅局停止臨櫃報稅服務|7大稅務紓困|藝文事業營運損失補助

2021疫情稅務措施|防疫照顧假給薪 雇主雙倍抵稅|國稅局停止臨櫃報稅服務|7大稅務紓困|藝文事業營運損失補助

雙北宣布高中以下學校自18日至28日停止上課,財政部賦稅署昨(17)日表示,若家長需照顧子女而申請「防疫照顧假」,雇主在防疫照顧假期間給薪,可適用紓困特別條例,給付薪資可雙倍自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又指揮中心前發布「校園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停課標準」,其他縣市高中職(含)以下學校及相關教育機構符合前開標準停課時,家長亦得依規定申請防疫照顧假。

信貸過件率高?申請信用貸款最好時機就是繳稅季

信貸過件率高?申請信用貸款最好時機就是繳稅季

每年繳稅季應該是很多人,荷包要大失血的時候,尤其是稅率30%以上的人,但你知道嗎?其實繳稅季也是申請信用貸款最好的時機,本篇分析了3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5、6月是申請信貸的最好時機,並提供建議,如果想要這時候申請,可以怎麼做,會拿到最符合自己條件的利率和額度。

2021年綜所稅繳費推薦|信用卡、行動支付繳稅優惠回饋

2021年綜所稅繳費推薦|信用卡、行動支付繳稅優惠回饋

一年一度報稅重頭戲:個人綜合所得稅即將登場,綜合所得稅申報時間是5月1日到5月31日,你知道你要繳多少稅了嗎?是不是覺得很肉痛,就已經沒剩多少了,還要繳這麼多出去,本篇告訴你用哪張信用卡繳稅最划算、用什麼樣的行動支付繳稅最有利,以及該怎麼樣做才能把回饋最大化,突破信用卡擊行動支付回饋的上限,回饋拿好拿滿,補貼一下繳稅失去的一大筆錢,那我們就開始吧!

檢視文章以訂閱網站電子報。

0 Comments

發表迴響